在孩子13岁前孩子的写作能力是很重要的。孩子在写文章时,做家长的千万不要限制孩子的思维,要让孩子在文章中自由驰骋,写出他们的真实感受。同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多思考,写出有个性特点的文章,写出自己的风格,不要人云亦云。
作为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的写作误区,很多家长小时候不重视孩子的写作,等到了初中高中再给孩子补习。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,其实,写作和语言一样,孩子年龄越小越学得快。
其实是认为地为孩子写作文设置条条框框,一开始就教孩子一大套写作理论,使孩子在写作时不敢放开手脚去写。三是把大人的思想强加给孩子,制约了孩子思维的发展,四是认为地认为孩子的写作限制字数,把孩子的注意力完全引导凑字数上来,这些都会限制孩子写作水平的提高。
所以,家长要明白写作能力是孩子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,这一点父母亲一定深有感受:如果你的孩子爱好写作,他的语文成绩一定会很棒;但是,如果连写作文都发愁,他的语文成绩一定不会很好。
其实,让孩子爱上写作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,在孩子幼小的时候,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在生活中写作的能力。
首先,要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,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在孩子小的时候,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,把孩子引入文学创作的天地。父母要把写作文与孩子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玩联系起来,让孩子感觉到写作并不是很很难的事情,打消孩子的畏惧情绪。其实,只要孩子都写作有了兴趣,他自己就会把生活写进作文。在孩子对某一件事很感兴趣时,父母要抓住孩子的兴奋点,引领孩子去描述,让孩子尽情发挥,尽情地说。这时,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。这样的口头作文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,而且把这些记录下来,就成了一篇作文。
父母要激发孩子去联想,当孩子看到一件事物,有时候会自然而然联想到与此有关的问题,这就是联想和想象。妈妈和孩子在日常交流中,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通过联想和想象打开自己的思维,这样会使孩子习作内容更充实、语言更灵动。
我们要让孩子养成日记的习惯,让孩子记日记提高写作水平的最好方法。然而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却很困难,因为孩子往往不知道该写些什么。孩子写日记的时候,不知道写什么就会呆着作者“等米下锅”。这个时候,妈妈就要帮孩子找到“要下锅的米”,留意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引导孩子写下有价值的生活细节。渐渐地,孩子就会把细心观察生活并把它们记录下来等成一种习惯。
最后,我们可以让孩子从大自然中发现美,大自然中有许多知识,有无尽的素材。因此,周末或节假日,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,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学会写作文,而且养成认真观察、用心体会、积极思考的好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