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阅读的“线“,就是要正确理解词语含义,再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筛选出关键性语言信息;再进一步对这些信息进行思维加工,得出必要的结论的阅读思路。
语义理解-信息的筛选、提取-对信息的综合加工,遵循这样的逻辑顺序,进行反复训练,是现代文阅读复习的重要方法。
语义理解是理解文章的基础,它主要指对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理解。因为理解“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”是阅读的基础,所以也必然是解题的基础。一般情况下,高考测试的词语含义基本上不是该词的词典意义,而是语境中“临时”“引申”的具体含义。
“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“,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,也是现代文阅读解题过程中重要的能力之一,所以就成为现代文阅读测试的重要内容。所谓文中的重要信息,可以是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,也可以是对重要概念、重要知识的阐释,还可以是最能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。所谓筛选、提取、包括阅读过程中对一段信息的搜寻、辨别、筛选、转换等。
在解题过程中,要辨清命题者确定的阅读的“线”。考生的解答,有时只是这条逻辑线的一个段:从“理解”到“筛选’,有时可能是这天逻辑线上的起点和终点,从“理解”到“加工”。所以,要根据已经确定的“线”去辨别、筛选、提取信息。务必要准确的把握题干的含意,也就是说要非常清楚地把握阅读的逻辑线。
有的题目要提取信息清晰、简明、涉及的范围要小,可采取直接摘取的方法,把文中重要的词语和短语摘取出来即可。有的题目涉及的信息含蓄,复杂、涉及的范围范围比较大,干扰的信息也比较多。这种“云里雾里”的信息,极容易让考生受骗。在这种情况下,要采用“对比”“求同”“求异”等方法去伪存真,去繁求简,然后再加以加工,提炼出所需要的信息。
对文章信息按照题目要求加以综合佳通,成为可表达的文字,这就是阅读“线”的终端。在阅读过程中,无论是对段意、文章的把握,对文章结构的认识,对作者观点的理解,还是根据文章进行的联想、推断、评价,对文学作品的形象、语言技巧的鉴赏,都必须借助对信息的综合加工才能完成。
我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,当了解主旨、结构、语言后,我们还必须掌握,主旨是怎样的出来的,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,语言的表现力有哪些作用等等,这里涉及到,语义与修辞的主次、观点和材料的因果、提炼与概括的本末,前呼和后应的联系,文本和拓展的主客等等。